八大处名字来历 元代婚礼为什么要去寺庙
目录导航:
八大处名字来历八大处位于北京市西郊西山南麓,园内有灵光寺、长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庙、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8座古寺,“八大处”由此得名。
八大处位于北京西山著名风景区南麓,距市中心16公里,始建于隋唐至明清时期,因山中有八座古刹而得名。
八座古刹
一处是长安寺
始建于明代(1504年),寺院内植玉兰、白皮松等珍贵花木,并设有八大处文物展览。
二处是灵光寺
创建于唐代,是八处中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处。寺院依山而建,院内存有元代遗留的一棵银杏树。西院峭壁下有莲池,蓄养着各色金鱼,池旁有辽代塔基。为供奉从塔基中发现的十一世纪释迦佛灵牙舍利,特在寺北院新建了一座八角十三层佛塔,塔高51米,为灵光寺增添了新的景色。
三处是三山庵
这里只有一个院落,游人以此作为登山的起点。
四处是大悲寺
共三层殿堂 ,前殿内有十八罗汉雕像,传说是元末雕塑家刘元的作品。
五处是龙泉庵
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后经重建,现保存较完整。这里是游人休息饮水的地方。
六处是香界寺
为八大处的主寺。过去是封建帝王游山休息之地,正殿供奉大佛三尊,庭院有一高大的白玉兰,传说植于明代。
七处宝珠洞
是八大处中山势最高的一处。这里有一座乾隆题字的牌坊。洞口附近的岩石为砾石胶结岩,形似蚌珠,故名宝珠洞。传说清代海岫和尚曾在洞里住过多年。现洞内还有他一个塑像,俗称“鬼王菩萨”。
八处是证果寺
西北角有石崖洞穴如屋,叫秘魔崖,位于师山半腰。洞内有石桌、石床、石门和石窗。相传七世纪隋唐时,有位卢师和尚从江南来到这里,在秘魔岩里居住了下来,不久便收了两个弟子。当时天旱禾苗枯萎。他的两个弟子自荐能呼风唤雨,并一起跳进附近的泉水池里,化成两条青龙。不久,下起了大雨,救活了庄稼。从此,人们把这座山称卢师山,把秘魔洞叫卢师洞。百姓修堂建庙以示敬意。
北京八大处因为有8座古寺,所以叫“八大处”。
八大处位于北京市西郊西山南麓,园内有灵光寺、长安寺、三山庵、大悲寺、龙泉庙、香界寺、宝珠洞、证果寺8座古寺,“八大处”由此得名。
座古刹最早建于隋末唐初,历经宋、元、明、清历代修建而成。其中灵光、长安、大悲、香界、证果五寺均为皇帝敕建。
八大处由西山余脉翠微山、虎头山、卢师山所环抱,三山形似座椅,八座古刹星罗棋布分布在三山之中,自然天成的“十二景观”更是闻名遐尔,古人即赞曰“三山如华屋,八刹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则如屋外花园”又有云“香山之美在于人工,八大处之美在于天然,其天然之美又有过于西山诸胜。
红螺寺传说真实故事相传,玉皇大帝的两个女儿,因为感到天宫的生活太孤寂冷寞,就结伴下凡来到人间,畅游神洲大地,观赏人间美景,走来走去,后来她们来到一座大山前,这里山水相依,古木参天,万绿丛中掩映着一座座青砖碧瓦,古色古香的寺院,从幽雅肃静中不时传出当当的木鱼声和朗朗的诵经声。这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的神圣境界,深深的打动了这对久居天宫的仙女,叫她们流连忘返,依依不舍,于是就有了长久在这里生活下去的想法。于是她们幻化身形,化作一对斗大的红螺,愉快的生活在寺前的泉水中。此泉现被称为:红螺泉。
白天,她们化作人身,与寺中僧人一道礼佛诵经。到夜晚,她们便化为红螺,并且放出万道红光,将寺院和山麓掩映在一片红霞之中。她们运用神力,暗中保护着寺庙和当地百姓。从此,这里风调雨顺,林茂粮丰,万民安居乐业。百姓们无限感激红螺仙女的恩德。元朝时,玉皇大帝把她们召回到天宫。
人们为了纪念红螺仙女,同时祈盼有朝一日仙女能重新回到这里,便把红螺寺北边的大山称为:红螺山,进而寺庙也就被称为:红螺寺。
据传红螺山上的观音寺,求姻缘、求子都非常灵验,因此信众和游客络绎不绝,使得红螺寺的香火十分旺盛。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4年),康熙皇帝来到红螺寺,看到这片翠绿的竹林时,非常喜爱。在临走时,康熙皇帝特意叮嘱寺内的僧人和当地的官员,让他们好好保护这片竹林,以便他常来观赏。所以后来人们就称这片竹林为御竹林。
不确实,因为红螺寺传说并没有确凿的历史文献或考古发现证明其存在。
传说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可能是古人民的想象或文学创作。
然而,红螺寺传说的影响和吸引力使得其成为了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不是真实故事。
因为红螺寺传说是一个民间传说,没有经过实证和历史记录的支持。
即使有些人报道过相关的事件,但并没有被证实过是真实存在的。
而且,传说中的一些特殊事件和鬼怪故事,很可能只是人们对真实事件的夸张和想象。
许多地方都有类似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
这些传说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和探讨历史、文化、宗教和世界观的窗口。
因此,即使这些传说未必都是真实的,它们也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武威白塔寺位于中国甘肃省武威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白塔寺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与西夏王朝的建立和发展密切相关。
西夏王朝(1038-1227)是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朝代,由党项族建立。党项族在10世纪时逐渐崛起,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白塔寺始建于西夏时期,作为皇室宗庙,供奉西夏历代皇帝的牌位。寺内的白塔则是为了纪念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而建。白塔的形状独特,呈八角形,高达35米,是武威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随着西夏王朝的衰落,白塔寺在元、明、清等朝代经历了多次修缮和扩建。现在的白塔寺仍然保留着西夏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宗教价值。白塔寺不仅是武威市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中国西北地区佛教文化的代表之一。
白塔寺,又称百塔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东南20公里的凉州区武南镇白塔村。它是西藏归属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河西走廊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遗迹。公元1247年,蒙古汗国窝阔台之子阔端与西藏藏传佛教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 贡嘎坚赞(简称萨班)在凉州白塔寺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州会谈”。从此,元朝中央政府正式对西藏实行行政管辖,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萨班不仅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弟子,而且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这首《萨迦格言》,真实反映了他的胸怀大志,正以为如此,也使他当年不顾年时已高(63岁),于公元1244年,从西藏出发,跋山涉水,不畏艰险,历经三载到达凉州,为西藏民众免遭战乱,于1247年同蒙古阔端王就西藏归属中原事宜,在白塔寺达成了著名的“凉州会谈”。从此西藏正式归属祖国版图。公元1251年萨班在白塔寺圆寂,阔端王为其修建了灵骨舍利大塔一座。白塔寺元末毁于兵燹,明、清时期曾数次维修,1927年毁于大地震,唯萨班灵骨舍利塔塔基尚存。这里是缅怀萨班大师,感受藏传佛教文化的理想之地。
据《武威县志》记载:白塔寺“内有大塔一座,外环小塔九十九”。按历史原貌修复一百座藏式佛塔,呈扇形分布,高低错落,造型各异,居中为仿元代藏传佛教噶当觉顿式大塔一座,总高35.28米,气势雄伟。远远望去整个塔林巍巍壮观,苍松翠柏、绿树盈盈、鸟语花香,置身于塔林,仿佛进入了佛的天国,忘却了身心的疲惫和烦恼,蓝天、绿地、白塔簇拥着您,尽情地沐浴在这片神秘的菩提塔下。
唐宋元人生活文化唐宋时期,大兴文风,饮酒且诗,故诗词繁荣。到元代,因蒙人文化水平低,写不出好诗,不理解诗意,所以我们创新了元杂剧,这样,通过语言,形体等表演形式,即使是文盲,也能看懂了。
唐代城市规划整齐划一如同一个个方块,我们今天常说的买东西,就是唐代规定的东市和西市买卖东西合成。另外就是大唐风气开放,可以看到西域各族,东南亚人,日本新罗人走在长安街头,佛道盛行,贵族子弟酷爱马球。但禁止吃牛肉。拥军每年秋冬给前线士兵做衣服也是一景色。茶叶使用更像茶汤。
宋朝文化偏素雅,汴梁的外卖盛行,夜生活丰富,取消了宵禁。不过城市高度拥挤容易火灾。瓦舍各种说学逗唱丰富市民生活,茶叶开始逐步开始泡了。但不是主流。
元代生活,在金代戏剧上发展出元代杂剧。评话的岳飞,三国演义,西游记都开始出现雏形。不过在军队编制人比较苦,元代九十多年一直开战。海外贸易发达,不过科举就断断续续,失去社会晋升空间。
寺庙颜色红和黄的区别区别在于教派的不同。黄色是汉传佛教,红色是藏传佛教。
黄色在中国古代有着非凡的意义,中国的人文初祖称为“皇帝”,华夏民族的发源地称为“黄土高原”,中国的母亲河称为“黄河”,黄色自古以来就赋予着特殊的含义。后来黄色更成为皇家专用色,皇帝穿的是“黄袍”,走的是“黄道”。汉传佛教其实就是汉民族地区所传播的佛教教义,有些东西已经被汉化,佛法的传播很多是得到统治阶级的扶持,所谓“佛法东来为皇帝所重”,一开始的佛教其实就是“皇教”,所以寺庙建筑多为黄色,而在古代南方是正统的古汉人,所以南方地区保留下来的寺庙多为黄色。
藏传佛教多指西藏地区的宗教,古称“喇嘛教“。元朝建立后定都北京,崇尚藏密。藏区的寺庙一般由白、蓝、红组成,红色又有着吉祥的意思,蒙元的佛教多采用红色装饰。到了清朝时期,满清统治者当时就是联合了北方的蒙古族势力,对蒙古族所信仰的藏传佛教多有了解。满清势力入关以后就靠着藏传密教来笼络蒙古族人心,随着满清势力向西拓展,藏传佛教也在北方慢慢传播开,这也导致北方很多寺庙的颜色是红色。
寺院外墙的颜色为宫廷御用的黄色,有如“金刹”一般,彰显庄严尊崇。历史学家认为,黄色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尊贵的色彩,因为黄色在五行学说里代表中央方位。
至明清两代,便明文规定只有皇帝之宫室、陵墓建筑及奉旨兴建的寺庙才准许使用黄色。
此等渊源一直被后世所承袭,然帝制虽已废除,寺院庙宇用黄墙也表示与普通民居有所区别。
与此同时,也有寺院外墙的颜色为红色的。红色寓意着庄严和富贵。在周代,宫殿建筑上就普遍采用了红色。
法源寺历史故事法源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据传建于唐朝开元年间,是当时长安城内最大的寺院之一。
关于它的历史故事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法源寺断臂僧"的故事。
据传,康熙皇帝巡游江南时,在法源寺遇到了一位断臂的和尚。
他问这位和尚是怎么失去手臂的,和尚告诉他是因为当年法源寺与少林寺的争斗中,自己手举戒刀切下了自己的手臂,以示忏悔和悔改。
康熙皇帝被这位和尚的虔诚和坚韧深深感动,于是慷慨地赠送了大量香火钱,以资助法源寺修缮和慈善事业。
这个故事反映了佛教中"舍身成佛"的精神和信仰, 并且也成为法源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400多年来,法源寺不但成为了京城的一座地理坐标,更是一座文化坐标。无数文化名人来过法源寺,留下大量人文遗迹。2001年,法源寺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源寺位于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西砖胡同西侧。这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它的历史甚至超过了北京城的历史。法源寺始建于645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而北京城的前身元大都,最早在1267年(元朝至元四年)才开始营建。法源寺比北京城早了600多年。修建法源寺的人,是唐太宗李世民。
645年2月,李世民亲自率领大军从洛阳出发,远征高句丽。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唐朝军队多次取得胜利。可是,由于战事拖得太久,战线拉得太长。转眼到了冬季,高句丽气候变得异常寒冷。唐朝军队难以适应当地气候,再加上粮草难以为继,只好班师回朝。李世民回师途中经过幽州时,下令在幽州东南部修建一座寺庙,哀悼阵亡将士。寺庙赐名为“悯忠寺”。不过,4后的649年,李世民病逝时,这座寺庙还没有修建完工。直到696年,悯忠寺才修建完成。悯忠寺断断续续修建了几十年,规模很大。在悯忠寺里有一座悯忠阁,供奉着捐躯将士们的牌位。《天府广记》卷38记载:“悯忠高阁,去天一握。”由此可以想象悯忠寺的雄壮巍峨。
1400多年来,悯忠寺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见证了众多历史事件,被誉为“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
法源寺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佛寺,距今已一千三百七十多年。它深度嵌入中国历史,见证了安史之乱、靖康之耻、宋遗臣谢枋得(《千家诗》编纂者)就义、袁崇焕受冤乃至戊戌变法等重大事件。
传说轶事
传说康熙曾经想一度把法源寺取消,把和尚都撵出去,其中有一个老和尚,无论官府给予怎样的压力,就是不肯走,他天天不吃饭,只是念经。康熙的老祖母——孝庄皇太后在宫里总是隐隐约约听见有人在念经,觉得很奇怪,找宫女四处查访,到底是谁在宫里念经,却总是找不到人,可是念经的声音还是听得见,于是孝庄皇太后又叫大臣们四处寻找,也一直未果,最后终于查到念经的是法源寺的那个老和尚。孝庄皇太后听说了,觉得非常感动,便叫康熙下旨,恢复法源寺。而雍正又拜这位老和尚做师父,并让自己的替身在法源寺受戒,把法源寺重新修建得更加宏伟[6]。
另一则传说是雍正的母亲有一天夜里忽然听到了崇福寺里的钟声,这是宫里人第一次听到寺庙的钟声,于是她认为一定是“法源”才能带给她这样的祥福,于是让雍正将崇福寺改名为“法源寺”[6]。
还有一则传说是清朝前期,每年的四月初八,法源寺总会举办盛大的集市,寺庙对外开放,喜欢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有一天来这里拜访,从前门进去,吃了一顿斋饭。斋饭结束时,他没有按照寺规,将筷子轻轻地放在桌前,而是随意地放下,结果被方丈认了出来。方丈觉得虽然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也不能违背寺里的规定,下令关闭前门,乾隆皇帝只好从后门出去。在回宫的路上,他颁旨下令法源寺的前门永远不许打开[6]。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说要为隋朝战死的将士们复仇,结果和杨广一样,不克而返,还在路上冻死了几千人。路过幽州,李世民大为后悔,设坛祭祀死者,诏令建悯忠寺。不过时隔51年后,直到武则天登基之时,悯忠寺才得以建成,它就是现在的法源寺。
到了唐天宝年间,安禄山和史思明先后节度幽州,发动叛乱,始称“安史之乱”,安禄山改寺名为“顺天寺”,他的部将史思明还在这里建了一座净光宝塔,并立石碑歌颂安禄山。叛乱失败后,史思明投降唐朝,磨平石碑重刻,称宝塔是为唐肃宗李亨建造的。目前,这块石碑存于法源寺悯忠阁内,距今约1200年,是寺内最古老的石碑了。
而寺庙也恢复了“悯忠寺”的名字,直到雍正时期,悯忠寺才又被命名为法源寺。
这是北京历史最久的佛教寺院,唐太宗初建时赐名“悯忠”,用以祭祀东征十万忠烈;南宋遗臣榭仿得抗元失败,在此绝食自尽;明末将领袁崇焕蒙冤枉死,遗骸被部下冒死盗往寺中超度。
一桥一庙由来“一桥一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习俗,意为建桥修庙。这一习俗源于古代中国农村社会,人们相信建桥修庙可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庭平安和福泽长存。
据史书记载,最早的一座桥庙出现在唐朝时期,当时河南省商丘市境内的蒙山山麓上有一座名为孔庙的桥庙,成为后来一系列桥庙的开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桥一庙”的传统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成为了许多地方重要的文化景点和宗教场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桥一庙”还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幸福之道的追求。建桥修庙不仅是一种实际行动,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如今,“一桥一庙”的传统依然流传于中国各地,并成为了许多地方文化和旅游的重要元素。
文章评论